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厭惡音樂的猴子與音樂認知

-- 這兩種猴子的體型都異常嬌小,堪稱為「偽裝成長毛鼠的靈長類」,圖片中右下角那根「肉色物體」...... 其實是一個人的手指。

-- Image (left one) by Lazette Gifford

就像是美感認知能力一樣,音樂認知能力也常被視為是人類所獨有的心靈特徵。最近讀到一些有趣的論文,以 Cotton-top TamarinCommon Marmoset 這兩種猴子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為以上的假設提供了一些證據:

1. 猴子不像人類一樣對和諧音(harmonics)有偏好。
2. 猴子討厭音樂(寧願喜歡安靜無聲)。
3. 猴子討厭快節奏(例如 techno)甚於討厭慢節奏(例如 lullaby)。

問題與推測:

◎對和諧音的偏好、以及喜歡音樂甚於無聲,目前在靈長類中只有人類身上才看的到。因此,音樂認知可能是演化晚期的產物,很有可能是人類所獨有的特徵?

◎在這項研究中,猴子身上唯一觀察到的「準音樂認知特質」,只有對節奏快慢的偏好。假設真的存在這一類「跨靈長類」恆真的「音樂認知特質」,是不是表示這一類特質或能力是出現於演化早期、且具有某種「跨領域功能」(domain-general function)?

◎換句話說,對節奏快慢的認知能力可能不是專門為了音樂這個領域而演化出來的「專一領域功能」(domain-specific function),而可能是為了其他某些一般性、通用性的原因演化出來的,只不過剛好可以拿來用在音樂認知上而已。如果真是如此,那這個一般性、通用性的原因是什麼呢?

------------------------------------------------------------------------------------------------

<註一>、有關美感認知的討論請參見<論「美」與價值判斷>。
<註二>、有興趣閱讀相關原文者請參考 Josh McDermottMarc Hauser 的網頁。
<註三>、這項研究在方法和實驗細節上仍有很多地方有待商榷,因此這些結論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信以為真了。

1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這邊的猴子討厭....的“討厭“是什麼?他們有解釋嘛?

Anonymous said...

行為科學的研究對心理狀態通常都是有操作型定義的。

以這個研究來說,他們把猴子放在兩個走道中央,若猴子走進左走道,則會有 A 音樂放出,若猴子走進右走道,則會有 B 音樂放出。

實驗過程中猴子可以自由來去兩個走道。「偏好」(或「討厭」)A 或 B 音樂是以猴子待在哪一個走道的平均時間較長(或較短)來決定。

在所有的條件都維持相同下,若猴子待在左通道的時間較久,那就可以合理的假設:猴子對左通道的音樂 A 較喜歡,而對右通道的音樂 B 較討厭。

Anonymous said...

"Rhythm" difference may have aid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nkeys. Rhythm is the most primitive and basic structure of music,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rhythm is notably easier than the melody or others. If you had experience of playing with an infant, you will notice the same thing. However, it's another story to compare infants with monkeys...can you find similar study performed on human babies?

Anonymous said...

這兩張猴子圖都好可愛啊~(心)

(假裝要認真問問題)為啥挑這兩種猴子來實驗啊?有解釋嗎。

Anonymous said...

我的想法是,假如這個實驗做得很細、很全,譬如把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播放,也選各種類的靈長類,也在不同距離(兩種音樂的播音喇叭都放置很遠或都放很近,或一遠一近)、不同時間播放(吃飯、睡眠、遊戲、幹架、求偶、抓跳蚤等不同時段),出來的一些現象或許更有意義。不過只問意義也不像作實驗。只愛問意義的人其實會遠離知識和智慧,因為那只可能是耐性不夠的人(甚至可能太功利而到沒視野的地步)。但,巴夫洛夫(其實我好像也只知道他,哈)可能會說,他們應該把猴子的耳朵切開,察看構造。

光憑想像來推測,我覺得猴子喜歡慢的音樂勝過快節奏音樂,是合理的。快節奏(快節奏通常也是重節奏)比較容易會給生物(不單是猴子)一種危險的感覺。原始人一開始搞音樂,可能從打擊樂器開始(?),因為那是一種示威、震撼,鼓舞自己的同時,伴隨對方恐懼。音樂這時對牠只是『信號』,與牠的生存有關連,沒法向人類感受『美』。

但如果是輕快的節奏和旋律呢?按說就不潛伏著危險。猜測上,我想猴子很可能會跟著舞蹈。

我想人在不同心情需要不同音樂,也需要無音樂(有時無聲最平靜舒服),猴子應該也是如此。而有的人類自以為高級,他會說他聽的音樂是一般人不懂的。這樣的人豈不是把大家看成猴子呢?其實搞不好猴子有他最愛的音樂,只是我們還不知道罷了(所以那個自稱我們聽不懂得人才是猴子)。可能有一天有個偉大的音樂家把水果、樹林的香味、求偶的激情融合創造出一個曲子,猴子立刻動容。

或者也可以硬去這樣想,因為猴子天生好動,自而喜歡比較安靜的音樂,以達動靜平衡。但這想法比較牽強,只有道士同意。太道家思想,講兩極平衡~...而且為何非說平衡不可,猴子愛動個不停應該也可以喜歡好動的音樂啊。等他動累了自然跑去安靜的音樂那一區。那有一種懶猴(好像又稱樹獺,可能不算猴子?),牠可能為了平衡就喜歡快節奏嗎?搞不好音樂越快牠火大了越慢。

這樣來看,這個實驗好像意義、借鏡、啟示性、幫助性不大,尤其這一類實驗一做下來可能要十幾、20年。由此,有時候努力半天以前,還是必須考量意義,以求平衡。哈

我不是說這個實驗敗(很多實驗就算沒成功也絕不能說敗,真正的學者我猜是很謙虛的在摸索的;不任意說成功或超敗,這樣才是在累積發功的前奏),只是說它給我的一些聯想。

PS.混交那篇,有打錯,訂正如下(很認真):
她(他)認為只吻一個人才是真正的自由,其他的人她全視而不見。

----關於吻的事,是需要格外認真的。

Anonymous said...

To Loti:我也不太確定為什麼他們選這兩種猴子來做實驗,不過我猜,這是因為之前他們利用這兩種猴子做了另一個實驗,所以如果不好好利用他們多做一些別的實驗,那就「浪費」了…(殘忍?)。

關於之前那個實驗也很有趣,我把他寫在<朝四暮三的猴子與行為決策的演化>。

Anonymous said...

To Yen-Ling:我同意你的看法,對節奏或韻律的認知能力是「聽覺生物」間溝通的基本要素。不過單就這個研究看來,這些猴子似乎只有「分辨」(distinguish)節奏(tempo or rhythm)的能力,而不存在欣賞(appreciate)節奏的能力(但我懷疑這可能是因為實驗上的瑕疵所致)。

我有看過一些關於嬰幼兒的認知研究,下次再寫出來跟你討論。

Anonymous said...

To XNOR:你的分析很有趣,也點出了很多實驗上的問題。基本上,我也非常懷疑這個實驗的有效性。

例如,如果大家把自己想像成那些受試猴子,就可能更可以體驗為什麼實驗結果會有偏差:

想像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實驗環境中,當走進走道 A 後就會有某種怪聲響起,走進走道 B 後就會有另一種怪聲響起,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情況下,任何聲音都會被知覺成一種侵略性或危險的象徵,因此,無怪乎受試的猴子會偏好節奏較緩的聲音,或者根本不喜歡有音樂的出現。

還有很多實驗上的小問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討論。

Anonymous said...

Hi~Brown
我不是來鬧場的....
不過因為你們發表的意見都好專業,我怕我幼稚的言論引起大家的達伐...

因為我也好想說~照片好可愛喔!! 嘻嘻~

p.s.我對嬰幼兒認知還蠻有興趣的,因為我姐小孩的關係,期待你的新文章囉!!

Anonymous said...

你的連結做好了!回國時記得通知一下,好歹人家王哲去了日本都還會繼續保持聯絡.......

你終究成為學者了?讚喔~看起來這段慾望本質的探索路程似乎很有趣耶。

Anonymous said...

會選這兩種猴子是因為她們的行為模式已經被廣泛建立在實驗室, 而且她們是典型的雨林樹棲型生物, 所以會高度依賴聲音溝通. 不過用這兩種猴子來做做音樂認知 我個人是覺得有點勉強. 一方面她的溝通聲音頻率遠高於其他類似的靈長類(7-23kHz, phee or twitter), 再來是call duration十分短(除了phee calls外).對於她們而言,音訊的認知跟我們的認知是有差異的. 這樣的情形下, 要去談音樂,我想基本上對於音樂的定義就有問題了. 畢竟這些傢伙的聲音溝通是一種強烈的摧殘個人聽覺的武器..:p
另外一點, 自然的情況下, 是不可能無聲的
Background noise是不可能沒有的. 加上habit effects, 這些條件下. 靈長類(我對其他動物的理解比較淺, 所以我不敢納入一起討論), 會依據各式情況發展出她們的聲音溝通模式. 早期(八零年代)有不少實驗都是在證明這些Marc Hauser也是其中一個.

Anonymous said...

To Michael, 謝謝分享. 相當專業啊, 你是研究聽覺認知的嗎?

To Lapi, 不能再怪我失連了...我之前寫 email 給你都宛如石沉大海...

Anonymous said...

我是遜咖一個, 起碼跟老闆還有咱家的師公師祖比起來, 遜到爆掉.
對於babbling這行為, 在一般動物身上也有在做啦, 像C. Snowdon他們那一家就做不少, 我之前做了一些Marmosets的vocal development也是參考她們的東西(不過資料收完了卻沒時間去整理就趕緊去做我自己的動物實驗了). 對動物行為學來說, 語言是一種太敏感的議題, 這個牽扯到認知跟聲音的整合. 畢竟語言其實是一種沒有規則性的聲音溝通模式. 我們現在所做的研究多半是去建立其模式 或是試著找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但是要去說到語言, 目前來說困難性太高,除非我們有辦法從該種類有的vocal repertoire中找出規則去組合, 而且playback後還可以得到相同規則所產生的回應. 不然充其量不過是較複雜的聲音溝通. 畢竟現在連crying這樣的行為在靈長類中都還是有不少爭議. 這方面的研究除了靈長類外, 其實鳥類也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
另外聲音認知做法有兩種啦, 一種是監測其他行為然後去playback測試是不是如之前所預料的反應. 另外一種就是去直接去觀察cortex的波動, 這種就是典型神經科學和醫學範圍了, 以我們實驗室的哲學, 這種犧牲動物的事我們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