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6, 2011

盤子越大,吃得越多?


當同一組數據產生完全相反的結論時……  



美國猶他大學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在餐廳用餐時的食量會受到叉子大小的影響。我還沒有仔細閱讀這項研究,但它讓我想起一件事: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定義,人們就可以從同一組數據中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如果這些相互矛盾的結果是人為因素導致,或只是零星的事件,那也就算了,但我們要討論的現象並非如此。當我們在面對相關程度很低的數據時,通常可以 透過巧妙改變類組的定義,來得出假的趨勢和關聯性。最近有一些關於暴力犯罪的研究,就是利用這樣的方法來得出研究人員所希望見到的某些犯罪類型變化。接下 來我要用一個更簡單的例子,來告訴大家這其中的玄機。

前面關於叉子的研究只是一個引子,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細微的定義改變如何造成結論的不同。假設有10位客人在自助餐廳用餐,而我們想知道盤子大小對客 人食量的影響。其中三位客人使用小盤子(直徑小於20公分),他們分別吃了90110100公克的食物,平均起來每人食用100公克。另外有四位客人 使用中盤子(直徑介於20~28公分),這些客人分別吃了1807015040公克的食物,平均為每人110公克。

最後的三位客人使用大盤子(大於28公分),每人吃了130110120公克的食物,平均每人120公克。

看到趨勢了嗎?當盤子由小到中到大時,平均食量從100公克增加到110120公克。很不錯的結果吧!

但是請等一下!如果我們稍微把中盤子的定義改成介於22~26公分(小盤子和大盤子的定義也隨著變動),結果會不會改變呢?特別是當這樣的定義改變 會讓兩位客人所屬的組別改變時,結果會變得如何?在重新定義後,吃了180公克食物的客人(他的盤子直徑是21公分)現在被歸類為小盤子組,吃了40公克 食物的客人(他的盤子直徑是27公分)則被歸到了大盤子組。

讓我們再來算一下新的結果。四位(之前只有三位)客人使用小盤子,分別食用了90110100180公克,平均每人120公克。兩位(之前是 四位)客人使用中盤子,分別食用了70150公克,平均每人110公克。四位(之前是兩位)客人使用大盤子,分別食用了40130110120公 克,平均每人100公克。 看到趨勢了嗎?當盤子由小到中到大時,平均食量從120公克減少到110100公克。很不錯的結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樣本數很少並不是個問題。大樣本數甚至會讓這其中的操弄變得更容易,因為組別的定義改變也將會更簡單。有人想要算算看太陽黑子強度或超級盃的比賽結果嗎?

撰文保羅斯(John Allen Paulos
翻譯/謝伯讓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812月號】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11

為什麼人相信死後有靈魂?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認為,心靈在我們死後還會繼續存在?

當美國民歌手艾瑞絲.狄曼特(Iris DeMent)用甜美又帶點鼻音的民歌唱腔唱出「讓神秘繼續」(Let the Mystery Be)這首有關死後世界的謙遜詩歌時,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點頭附和,對於這種行為,我們應該感到奇怪才對。事實上,當我們談到「大去之後」究竟會歸向何方 時,令人感到神秘之處其實只有一點: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深信它很神秘?畢竟,大腦和其他器官一樣,都是人體的一部份,而心靈(mind)只是大腦運作的產 物,它比較像是個動詞而非名詞。我們為什麼會疑惑心靈在肉體死後去向何處?它不是應該理所當然地隨之消逝嗎? 

然而,世界上各種文化與民族都相信,心靈可以超越死亡而以某種形式延續下去,或者至少無法確定心靈在 人死後究竟發生什麼變化。我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使我相信,這些非理性的信念既不是源自於宗教,也不是人們在面對虛無時感到恐懼而創造出來的自我保護念頭, 這些信念其實是自我意識不可避免的副產物。由於我們從來不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事實上,問題就在於死亡是無 法被我們所感知的。 對於「死亡極為神秘」這種普遍的看法,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的確,社會心理學中赫赫有名的 「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就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

恐懼管理理論的支持者認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並讓我們在聆聽英國藍調歌手尼克.德瑞克(Nick Drake)的歌曲時,不會悲傷地蜷縮成一團。舉例來說,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想要留下某種「永世不朽的象徵」,恐懼管理理論的支持 者可能會告訴你,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將稍縱即逝的思想具體記錄下來,好讓它的生命能夠超越我的血肉之軀,並且留傳後世(不過我要說的是,如果一年 後這篇文章還有任何影響力的話,我就要偷笑了)。

然而,包括我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則越來越傾向於支持另一種看法:由於自我意識的演化,人類必須面臨一 個全然不同的問題。我們的看法是,人類祖先有著一種強烈的錯覺,認為「心靈是不滅的」,而這個完全不理性的謬誤想法被我們如實承襲了下來。這個承襲而來的 認知架構,讓每個人打從一開始就無法理解,什麼叫做「心靈是不存在的」。

撰文╱貝林(Jesse Bering) 
翻譯/謝伯讓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104期10月號】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腦部掃描與讀心機



新的腦部掃描與測謊技術



在《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經典的《誰殺了伯恩斯先生?》(Who Shot Mr. Burns?)這一集裡,酒吧主人莫伊被綁在一部測謊機上接受警官盤問。「你和伯恩斯之間有嫌隙嗎?」莫伊答道:「沒有。」這時測謊機發出刺耳的嗶聲,閃 著紅光,顯示他說謊。「好吧!我對他是有些不滿,但我沒有開槍殺他。」測謊機叮一聲,亮起綠燈。警官起身說道:「好吧!你過關了,可以走了。」莫伊說: 「太好了。我今晚還有個刺激的約會呢!」刺耳的叫聲響起。「約會。」嗶—!「和朋友吃晚餐。」嗶—!「一個人吃晚餐。」嗶—!「一個人看電視。」嗶—! 「好啦!」莫伊不好意思地說,「我是要在家裡看『維多莉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目錄上的美女。」嗶—!「……其實是要看西爾斯(Sears)的目錄。」叮!「現在可以麻煩你幫我解開了吧!我不應該受到這種不合理的對 待。」嗶—!


可憐的老莫伊。測謊機像一把刀一樣將他剖開。事情要是有這麼簡單就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上個世紀,大家幾乎都用測謊機來測謊。你回答問題時,它會測量你當下的生理反應,例如血壓、體溫及呼吸頻率的變化等等。其原理在於:即便你不想說實話,你的身體也自然會透露出真相。


測謊機的爭議


測謊機的主要爭議有兩個。第一,它只是測量你有多麼緊張,但緊張不代表你在說謊;其次,測謊機可能上當。例如說,如果某個狡詐的受測者故意拿針刺自己,好讓自己在回答簡單的「控制組」問題時心跳加速,這樣他回答關鍵問題時的焦慮程度就不會比回答「控制組」問題時高出太多。

支持用測謊機的人當時宣稱,測謊機準確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二○○三年針對測謊機所發表的報告卻沒這麼樂觀。報告中指出,在調查某事件時,測謊機「能夠分辨出謊言的機率雖然遠高於隨機值,但絕對稱不上完美。」


儘管有這麼多疑慮,大家仍廣泛採用測謊機。二○○九年四月,政府開始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試驗,用測謊機來追測假釋中的性侵犯。世界各地的警察機關和政府單 位仍然使用測謊機。美國國防部也分發手提式測謊機給駐阿富汗的軍隊,以用來過濾可能派駐的警務人員和傳譯人員。然而,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讓你更直接地識破 謊言呢?如果不必監測某人有多麼緊張,而是直接看透他們的大腦,看著謊言在他們腦中形成,又會是什麼情形呢?

新一代讀心機器

很多人想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尤其是美國政府。九一一事件以來,美國政府已經在腦部影像測謊技術上投入龐大的經費,希望找出一些能夠從嫌犯身上獲得資訊的 新方法。儘管腦部影像測謊技術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領域,但它的成果已經令人覺得值回票價。雪菲爾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Sheffield’s Medical School)教授,同時也是英國在此領域的先驅史賓斯(Sean Spence)一直在運用腦部掃描器,也就是「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技術」(fMRI)來偵測謊言。他說:「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這種腦部影像技術的應用時間 還不夠長,所以這是在許多研究互相複製的情況下達成的成果。」


功能性磁振造影儀器會追蹤我們腦部的血流狀況。較為活躍的區域(例如我們正編著一個無關緊要的小謊時)將需要較多的血液,而結果就會顯示在掃描器上。自從 史賓斯教授上過第四頻道的「謊言實驗室」(Lie Lab)系列節目後,就有很多犯人和他聯絡,希望他的掃描器能夠證明他們的清白;此外,很多太太們也希望史賓斯能掃描她們的丈夫,看看他們是否不軌。但是 史賓斯說:「我們目前只著眼在基礎研究。」


史賓斯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自願受試者在實驗中說謊時,有一個腦區很活躍,那就是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這個腦區和決策以及工作記憶(你在進行某項作業時必須隨時保持的記憶)有關。另外,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也很活躍。有一項理論表示,這個接近頭部後方的腦區和偵測錯誤有關─它會發現你的說詞和事實有出入,表示你正在說謊。


【作者/安迪‧瑞吉威(Andy Ridgway);譯者/謝伯讓】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三期(2011年11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Tuesday, June 07, 2011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Aren't The Same



Press Releas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Paying attention to something and being aware of it seems like the same thing -they both involve somehow knowing the thing is there. However, a new study,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in an upcoming issu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finds that these are actually separate; your brain can pay attention to something without you being aware that it's there.

"We wanted to ask, can things attract your attention even when you don't see them at all?" says Po-Jang Hsieh, of 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in Singapore and MIT. He co-wrote the study with Jaron T. Colas and Nancy Kanwisher of MIT. Usually, when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something, they also become aware of it; in fact, many psychologists assume these two concept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But more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s not the case.

To test this, Hsieh and his colleagues came up with an experiment that used the phenomenon called "visual pop-out." They set each participant up with a display that showed a different video to each eye. One eye was shown colorful, shifting patterns; all awareness went to that eye, because that's the way the brain works. The other eye was shown a pattern of shapes that didn't move. Most were green, but one was red. Then subjects were tested to see what part of the screen their attention had gone to.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people's attention went to that red shape – even though they had no idea they'd seen it at all.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if people were distracted with a demanding task, the red shape didn't attract attention unconsciously anymore. So people need a little brain power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thing even if they aren't aware of it, Hsieh and his colleagues concluded.

Hsieh suggests that this could have evolved as a survival mechanism. It might have been useful for an early human to be able to notice and process something unusual on the savanna without even being aware of it, for example. "We need to be able to direct attention to objects of potential interest even before we have become aware of those objects," he says.

###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study, please contact: Po-Jang Hsieh (Brain & Consciousness Lab) at hsieh.pj@gmail.com.

The APS journ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is the highest ranked empirical journal in psychology. For a copy of the article "Unconscious pop-out: Attentional capture by unseen feature singletons only when top-down attention is available" and access to other Psych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 findings, please contact Divya Menon at 202-293-9300 or dmenon@psychologicalscien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