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4, 2012

桂冠得主的雋永智慧

11位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曾為我們撰寫的經典篇章,製 作成文摘。從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出1950年代到現在, 細胞生物學、醫學、動物行為學和神經科學的新發現以及 進展的歷史軌跡。


重點提要

■ 活生生的細胞:胺基酸並非想像中難以產生,X光繞射 使DNA結構昭然若揭,粒線體與葉綠 體則是內共生假說的最佳證據。

■ 疾病的根源:了解病毒與免疫系統的互動、普恩蛋白致病機制、癌細胞對端粒酶的依賴,人 類才有戰勝這些疾病的機會。

■ 動物的世界:世人皆道動物行為神秘難解,透過野地觀察或記錄雜交物種的動作,或許能找 到行為的生理與遺傳因子。

■ 心與腦的內幕:從神經脈衝的傳遞、神經細胞對刺激的反應,到研究視覺知覺的產生,最終 能否推知意識如何形成?

訪談記錄/安斯泰(Alicia Anstead)

翻譯/謝伯讓等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
     

Tuesday, May 15, 2012

社交止痛藥

因為被拒絕而感到難過嗎?吞一顆止痛藥吧。






  有什麼事比死還要悲慘?許多當代和遠古的社會文化都認為,遭到流放其實和死一樣糟糕。畢竟,對古代人類來說,當一個人與家人朋友分離、並且被趕 離營火或逐出部落時,就等於是被丟進了狼群,只有死路一條。毫無意外的,我們的大腦中擁有某些迴路能讓我們小心避開這種命運(無論是《聖經》中夏甲與以實 瑪利被趕走的慘況,或是期待已久的高中畢業舞會最後卻無人邀約的心碎)。最新的研究顯示,我們腦中存在著讓我們感覺悲慘的神經機制,這同時意味著,一顆普 通止痛藥就可以舒緩我們的心靈痛楚。

  其中一個相關腦區,就是位於額頭後方一寸的「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當我們在躲避球分隊時最後才被選到,心中浮現「為什麼是我」的不甘感受時,正是這個腦區在負責操控。而且,這個腦區正好也負責產生痛覺 (例如牙疼時令人無法忍受的陣陣抽痛)的神經迴路。或許,腦中負責調控社會互動的區域,就是建立在原始的痛覺系統上,逐漸演化而來。人們常說的「我心已 碎」,其實正暗示著生理痛覺與心理傷痛之間的連結。

  1970年代有一些研究指出了前扣帶皮質的雙重功能:鴉片類藥劑不但可以解除老鼠生理上的 痛感,也可以減少老鼠因為哀傷而發出的叫聲。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德沃爾(C. Nathan DeWall)研究「社交遭拒」的神經生物學將近10年,他認為,只要簡單抑制人腦中這些具有雙重功能的迴路,或許就得以減輕社交排擠造成的心理痛楚(即 便這些腦區現在已經演化到可以處理政治遊戲與其他複雜行為)。德沃爾和同事並沒有使用維柯丁(Vicodin)之類的處方止痛藥,他們只讓62位受試者服 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該實驗使用美國的市售止痛藥泰諾)或是安慰劑。「我們不需要用到昂貴的藥物,也不需要處方籤。」德沃爾說,「我 們只需要找到一種安全並有效的普通止痛藥。」

  這項研究的部份結果發表在7月出刊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受試者除了要在問卷上回答自己受到拒絕時的感受,他們還參與了一項電腦傳球遊戲,過程中,電腦會經常把球傳給其他電腦,而傳給受試者的 次數會越來越少。腦功能造影顯示,與吃了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那些吃了止痛藥的受試者比較不會因為被排擠而感到痛苦。哥倫比亞大學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 的主任奧克斯納(Kevin Ochsner)說:「我相信這項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證據,支持『處理社交排擠感受的腦區是從原本處理生理痛覺的腦區演化而來』的說法。」

  我們不能只憑著一項研究就認為止痛藥具有生理與心理的雙重療效,德沃爾說:「常常有人問我,他在拆開求職信的回函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吃一點乙醯胺酚呢?」他認為,「把止痛藥當做心理藥物來使用的時機尚未成熟。」

   如果乙醯胺酚的心理療效真的獲得確認,那麼它或許能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研究工具,不但能幫助我們找出因社交排擠而感到痛苦的神經機制,更可以用來研究其 他與社會行為有關的心理歷程。德沃爾和同事在另一項尚未發表的研究中發現,受試者的道德判斷也會因為服用乙醯胺酚而產生變化。在面對道德上的兩難情境時 (例如是否該犧牲一個人去救其他許多人),服用乙醯胺酚的受試者比較不會猶豫不決,他們也會立刻拒絕任何看似荒唐的選擇。如果乙醯胺酚真的有助於化解內在 的情緒衝突,或許可以幫助那些不擅社交、甚至連面對日常道德選擇都十分困擾的人。乙醯胺酚這種可讓洞察力產生細微變化的功效,或許能為泰諾止痛藥的廣告口 號「感覺更好」帶來全新的意義。  


作者╱斯蒂克斯 ( Gary Stix )
譯者╱謝伯讓

(本文出自SA 201009)

Friday, May 11, 2012

追蹤靈感的樂手

聽覺專家兼薩克斯風手理姆 (Charles J. Limb) 表示,研究大腦 在即興創作時的狀態,或許可以揭開創造力的神秘面紗,同時這也是了解音樂天才柯川的關鍵。

個人檔案

■ 姓名: 理姆(Charles J. Limb)

■ 職業: 外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薩克斯風手

■ 工作地點: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 學中心、巴爾的摩與華盛頓特區 的夜店及劇院。

■ 研究重點: 音樂家即興演奏時腦 中發生了什麼事?

■ 願景: 創造力是全腦區的活動, 並且和自我意識緊密相關,我們 需要對它有更多的理解與研究。

訪談記錄/安斯泰(Alicia Anstead)

翻譯/謝伯讓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
     

Friday, May 04, 2012

當腦造影成為呈堂證供

大腦掃描影像以及各種神經科學的檢驗,目前仍很難成為法庭上的證據, 但是,未來這些新資訊或許會顛覆司法對人們責任能力與行為可信度的判斷標準。

重點提要

■ 由於法律和科學上的理由,當今法院很少採用腦部掃描影像做為呈堂證供。但是隨著神經科學日益成熟,法官或許會逐漸採用腦部造影來推論被告的心智狀態或證人的可信度。

■ 腦科學對法律造成的重大影響,或許是來自於對反社會與違法行為神經基礎的深度了解。例如,未來的發現可能會替新型態的犯罪辯護找到科學基礎。

■ 不過,神經科學的發現也可能顛覆傳統上對個人責任與公平刑 罰的想法。因此,法院(以及整 個社會)在採用神經科學的發現時,應該要謹慎。
     
撰文/葛詹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翻譯/謝伯讓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