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2, 2006

雙語、大腦、與雙語失語症

回答一下學習第二外語和大腦的關係。

◎ 一般來說,早期的研究發現,如果幼兒時期(早期)就學習第二外語,處理兩種語言的腦區大致上重疊。但如果是成年時期(晚期)才學習第二外語,處理兩種語言的腦區大致上重疊的部分比較少。<註一>

◎ 不過法國一位認知科學家 Stanislas Dehaene 發現,其實導致上述情況的主因可能不在於學習時間的早晚,而可能是由第二外語的流利程度決定。因為他發現,在眾多類似上述的研究中,那些成年時期(晚期)才學習第二外語的人多半說的不太流利。當他找來一些成年時期(晚期)才學習第二外語、但卻說的極為流利的人,他發現這些人處理兩種語言的腦區大致上和幼兒時期(早期)就學習第二外語沒有差別。<註二>

◎ 關於雙語(bilingual)或多語(multilingual)的學習和使用機制,我認為最有趣的現象之一,就是雙語失語症了(bilingual aphasia)。在少部分出現這種病徵的病人中發現,某些腦區受損後,雙語病人只會喪失兩種語言的其中一種,而不會兩種都喪失。有些人認為,這個現象顯示出,兩種語言的學習和使用並不是由同一個腦區負責,因為如果真是由同一個腦區負責,那麼受損後應該會兩種語言能力一起喪失。

◎ 不過,關於雙語失語症的另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是,有些病人在某幾天只喪失其中一種語言,而另外幾天則喪失另外一種語言。因此有些人則認為,可能這些病人受損的腦區和「語言的使用」本身無關,而可能只是和「語言的選擇」有關。<註三>

更新的研究有機會在幫大家介紹。
-----------------------------------------------------------------------------------------------
<註一> 相關研究很多,大家可參考多年前的 CNN 簡單報導:Study sheds light on how brain processes languages
<註二> Perani et al. (1998). The bilingual brain. Proficiency and age of acquisi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Brain. 121, 1841-52.
<註三> Dehaene (1999). Fitting two languages into one brain. Brain. 122, 2207-08。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嬰兒手語和語言本能


看來好像不少朋友的週遭都開始出現嬰兒了?那就談些你們可能會有興趣的嬰兒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好了。

我們系上一位教授(Laura Ann Petitto)在前些年觀察暴露在手語環境的嬰兒,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她發現,正常嬰兒和那些暴露在手語環境的嬰兒(雙親失聰或無法言語而僅使用手語)比較起來,約略七個月左右,正常嬰兒會開始運動口腔和發聲器官來發出類似語言的聲音(babbling),有趣的是,暴露在手語環境的嬰兒則會開始運動手部來產生類似手語的姿勢。

這個現象是一個很關鍵的發現。第一,它解決了一個爭議已久的問題:究竟嬰兒的牙牙學語(babbling)和語言習得之間有沒有直接關聯?在這項研究發表前,贊同者認為,babbling 直接反映了嬰兒正在學習語言。反對者則認為,babbling 和學習語言並沒有直接關聯,而只是和盲目的揮動手腳、轉頭、動眼等一樣,都僅是嬰兒探索性的運作所有可運動器官的其中一種表現。

Petitto 的這項發現推翻了後者,因為如果後者是正確的,暴露在手語環境的嬰兒沒有理由會出現類似手語的揮動姿勢,她認為,合理的解釋是,這些類似手語的揮動姿勢和嬰兒的語言習得有關。

這項發現的第二個重要性是,它提供了一些新的線索,可能有助於釐清另一個爭議更久的問題:「語言習得」這個現象對人類來說,究竟是先天的(innate)天生本能?還是透過後天的經驗學習而來?

第二個爭論中最大的兩個極端派別,一派以 MIT 的 Noam Chomsky Steven Pinker(前陣子被挖到 Harvard)等人為首,主張嬰兒擁有與生俱來的本能,他們認為嬰兒俱有一種天生的、抽象的語言規則或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透過這樣的普遍語法,嬰兒能夠在暴露於特定一種語言的環境之後,從所接觸到的「有限的」語言資訊中「正確的」學會該語言的語法。

另外一學派則主張,嬰兒並不需要具有任何「天生的」本能來幫助他們學習語言。對這一學派來說,嬰兒的心靈如同白紙一般,不存有任何先天的、專門用來學習語言的特殊結構、知識、或概念。他們認為,只要讓嬰兒暴露於足夠、適當的語言刺激下,他們就可以學會該語言。<註一>

Petitto 的這項發現支持了前者,認為天生的、抽象的語言規則或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是存在於嬰兒身上(腦中、心靈中)的。這樣的普遍語法,可能可以幫助嬰兒對任何具有語法或有韻律規律的(rhythmic patterns)刺激訊息做出適當的反應和正確的學習。即使這些具有語法或韻律規律的刺激訊息不是聽覺語音而是視覺手部運動,也一樣無妨。

這項研究的第一個重要性是比較沒有爭議的,至於第二個重要性,大家可以再想想。

------------------------------------------------------------------------------------------------

<註一>關於語言是先天本能還是後天習得的,可以追溯到哲學中理性論(rationalism)與經驗論(empiricism)之爭,有機會再多做介紹。
<註二>有興趣閱讀原論文的請參閱 Petitto et al. (2001). Language rhythms in babies' hand movements. Nature, 413, 35-36.
<註三>另一篇相關論文請見 Petitto & Marentette (1991). Babbling in the manual mode: Evidence for the ontogeny of language. Science, 251, 1483-96.
<註四>想看書的話,可以參考 Steven Pinker 的《The Language Instincts》,有中文版,翻成《語言本能》。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朝四暮三的猴子與行為決策的演化

《莊子》齊物論:「 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 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 Image (left one) by Lazette Gifford

偏好「朝四暮三」甚於「朝三暮四」的行為是靈長類間(包括人類)常見的一個現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會傾向於認為「立即可得到的較小額利益」勝過「未來才可得到的較大額利益」。例如,如果要我們在「立刻得到100元」與「一年後得到200元」做選擇,多數人會選擇前者。<註一>

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的個體或物種間會在這個決策傾向上有差異呢?有研究顯示,不同物種間「覓食行為」的不同,可能是導致這種決策上的傾向差異重要原因之一。

哈佛大學的 Marc Hauser 曾利用兩種在演化層級上非常類似的新世界猴(New World monkeys)做研究(就是前文「厭惡音樂的猴子與音樂認知」中的那兩種可愛小猴子),發現 Marmoset 這種猴子和 Tamarin 這種猴子比起來,前者願意花較久的時間來等待較大額的利益。

由於這兩種猴子不僅在演化層級上非常接近,連體型、社會結構、交配育子等種種行為上都類似,因此,何以兩種非常相近的物種會在心靈特質(如決策行為)上出現這樣的差異就成了研究的好題材。

最後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一個非常可能的原因是因為 Tamarin 的主食之一是昆蟲,而 Marmoset 的主食之一是樹脂。對昆蟲的覓食偏好導致 Tamarin 學會必須好好把握眼前立即可得的利益,而對樹脂的覓食偏好導致 Marmoset 學會了必須在挖破樹皮後耐心等待。 因此,在演化過程中,對食物的偏好和覓食行為可能對塑造心靈特質(如決策行為)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註二>

------------------------------------------------------------------------------------------------

<註一>、當然利潤大小和時間長短等其他因素都會影響決策。
<註二>、婚姻狀態(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等)對性行為機會的決策行為(就是該不該好好把握每一次性行為的機會)也有著類似的影響力,有機會再和大家討論。
<註三>、To Loti:這有回答到妳之前的問題嗎?有興趣閱讀原文者請見<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patience in two New World monk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