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念認知科學或心靈哲學的朋友應該對盲視現象(blindsight)多少有點了解,粗略的來說,盲視是指病人在初始視覺皮質區(primary visual cortex)受損後失去視覺意識,但若強迫病人猜測呈現在他們眼前的事物,他們的成功猜測率會高於機率值;若強迫病人抓取眼前的事物,他們的手部的抓取姿勢也會根據眼前的物體形狀而有所調整(儘管他們宣稱什麼都看不見)<註一>。
對於盲視現象的解釋,有些人認為是因為殘存的視覺皮質區仍有功能,有些人認為視覺訊息可以透過其他途徑(無需經過初始視覺皮質區)在腦中被傳遞和處理,有些人認為無意識的視覺訊息可以影響語意的處理和運動功能,有些人則認為盲視現象的實驗報告根本不可信…
除了盲視這種病例之外,另外一些被認知科學或心靈哲學較為忽略的病例就是虛談、或虛構現象(confabulation)。如果說盲視現象是「功能上看得見但卻宛如看不見」<註二>,那虛構現象就是「功能上看不見但卻宛如看得見」。
由於最近在各種不同的媒體上一直看到這些病症,就剛好藉此描述一下(寫錯的話請念醫的同學糾正補充一下)。伴隨著虛構現象的常見病徵包括了安通氏症候群(Anton’s syndrome or Anton’s blindness)以及科爾薩科夫氏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等等。簡而言之,安通氏症候群就是患者看不見,但卻宣稱並相信他看的見;而科爾薩科夫氏症候群則是患者在失憶後對任何提問都瞎掰胡亂回答並信以為真<註三>。
另外,正常人在實驗室中也會出現類似虛構現象的擇盲現象(Choice blindness),簡略來說,這個現象是指受試者在快速呈現的兩張照片中選了一張他比較喜歡的照片(如某金髮美女)、但實驗者掉包了照片(換成黑髮醜女),然後當受試者被問到為什麼會選黑髮醜女時,受試者便會開始胡謅。
這一類現象和病症在醫學上和認知科學的理論研究上是相當吸引人,但我不知道心靈哲學上對類似安通氏症候群的討論多不多,直覺上看來,安通氏症候群這個病症似乎顯示出信念(belief)的形成機制可以和知覺經驗作完全的切割;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知識論上來說,這些患者所深信不疑的信念是否是被證成的(justified)信念?各位對這方面理論有興趣的話可以留意一下。
----------------------------------------------------------------------------------------------
<註一>、可參閱:Weiskrantz, L (1986). Blindsight: A case study and its implic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註二>、這裡的「功能上看得見」當然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功能上完好,只是比喻而已。
<註三>、對虛談、或虛構現象有興趣的可以參考:Hirstein, W (2005). Brain Fiction. MIT Press.
延伸閱讀:
1. 哲學殭屍與盲視
2. 思想實驗:哲學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