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5, 2014

人類對低音的節奏感比較好!


大家有無發現,低音樂器常常用來當節奏伴奏,高音樂器則是主奏?

其實,這個現象有心理學和生物學上的意義喔!

科學家發現,原來人類比較容易聽到低音的節奏改變。

科學家讓受試者聆聽一個組合音(由一個高音和一個低音組成),並以固定的節奏播放這個組合音,有時候,組合音中的高音會突然快 50ms ,有時候,組合音中的低音會突然快 50ms。

結果發現,當組合音中的低音突然快 50ms 時,腦電圖的反應比高音突然快 50ms 時強烈。這個發現顯示,大腦比較容易偵測到低音的節奏改變。

同樣的,當被要求用手指跟著組合音的節奏敲打時,受試者也比較容易跟隨低音的節奏改變來調整敲打頻率。

科學家還透過數學模型來模擬耳朵聽到低音和高音時的反應,結果發現,耳內的細胞在聽到低音的節奏改變時,會出現較強烈的反應。因此,這種反應可能是在耳朵中(還沒進入大腦前)就出現囉!

嗯,原來低音樂器常常被拿來當節奏伴奏,是因為大家對低音的節奏感比較好!那這個發現,能不能解釋「舞廳現象」呢:為什麼重低音的的節奏音樂比較能勾起大家跳舞的慾望?

Hove MJ et al. (2014). Superior time perception for lower musical pitch explains why bass-ranged instruments lay down musical rhythms. PNAS. pii: 201402039. [Epub ahead of print]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