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07, 2015

爸爸在哪裡?

 

我們的社會長期以來一直忽視父親對青春期子女的影響。然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父親這個角色,確實會透過出乎意料的方式影響子女。

 

撰文/瑞朋(Paul Raenum)
翻譯/謝伯讓


在女性於1960~1970年代開始大量進入職場之前,父親一直在家庭中扮演提供經濟來源的角色,他們帶回鈔票養育家庭,偶爾還有餘力可以讓小孩學跳舞、買棒球衣及腳踏車。雖然帶回鈔票聽起來不是什麼非常重要的養育恩德,但是攸關生死:沒有什麼比貧窮更能摧殘小孩的成長了。讓小孩溫飽、有地方居住並遠離貧窮,是很重要的。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父親還能夠做出什麼其他的貢獻?過去的科學研究一直忽略了父親的角色,例如,美國南弗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力斯(Vicky Phares)在2005年回顧了514篇發表在心理學頂尖期刊上、關注孩童與青少年心理的研究,結果幾乎一半的論文沒有研究父親。

現在這種狀況開始出現變化,探討父親的角色,是研究孩童與家庭議題的一項重大發展方向。疏於研究父親的價值,並不只是學術問題,其實也反映在美國家庭的價值觀與型態之中,父親的角色正在消失:在美國社會中,參與孩子生活的父親人數一直在下降,這是很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

同理心的培養

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都明白,孩童進入成人的青春期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危機、爭執、學業挑戰與社交困境,父母的態度和應對方式很重要,卻很難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適當。不過,優質教養的一個關鍵特徵,就是能接納青少年,但是這又是一件說比做容易的事,特別是當 他們帶著刺青回家或從校長室打電話找父母。

同理心,是我們希望青少年能夠發展的重要人格特質,而父親在這方面似乎扮演著出人意料的重要角色。加拿大馬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科斯納 (Richard Koestner)在重新審視了1950年代參與一項心理學研究的75名男女受試者的資料後(當年這些受試者都還是孩子),發現在眾多可能影響小孩長大後同理心程度的因素中,有一項因素非常關鍵:他們的父親曾經花多少時間陪伴他們。

「我們很驚訝地發現,父母疼愛小孩的程度並不會影響小孩的同理心。」科斯納這麼說:「但是有父親陪伴的影響程度,強到讓我目瞪口呆。」研究顯示,對孩子的同理心,父親的影響是獨特的。不過,這並不表示沒有父親的小孩就同理心較低,雖然父親角色很重要,但其他人也可以幫忙扮演父親的角色。

我們都認識一些有貢獻的人物,他們都曾經是從艱苦環境中長大的小孩,而現在則過著有意義的人生。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美國總統,但現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正是一個沒有父親陪伴也能度過難關而成長的典範。父親的角色,在於幫助孩子成為快樂且健康的人。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為孩子的成長提 供最好的幫助與支持。

延伸閱讀:【科學人2015 年第 162 期 08 月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