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假設你是一個喜歡看棒球的人,計畫在星期日晚上去看一場你已期待已久的免費棒球賽。但由於星期六晚上空著沒事,你就花了一萬元買了一張高檔歌劇票,就在正要出門去看歌劇時,你突然發現棒球賽的時間改到星期六晚上了,兩者時間重疊因此只能擇一而去。這時你會做出哪一個選擇?去看你期待已久的免費棒球?還是去看你已花了一萬元買票的歌劇?哪一個選擇才是理性的選擇呢?
前提一:歌劇票(一萬元)無法轉售或退票,不去就得認賠。
前提二:儘管你喜歡棒球也喜歡歌劇,但你是一個喜愛棒球些微超過喜歡歌劇的人,因此如果兩者都不用花錢就可以去,你比較會想去的是看棒球。
-----------------------------------------------------------------------------------
<無所謂「非理性決定」?>
對熟悉經濟學的人而言,這個例子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儘管熟悉,但我還是很有興趣想知道大家會對這個情境做出怎樣的選擇。剛在網路上測試了一下,受試者約四十人,選擇歌劇和選擇棒球的比例約3:2。
直覺上來說,多數人會選擇去看已花了一萬元買票的歌劇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直覺上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既然已花了一萬元,不去就浪費了」。但仔細想想,這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嗎?
為方便討論,我們把「理性」定義為「當有兩種選擇且只能選擇一種時,理性的人會選擇總(心理)效用較大者」。在這樣的定義之下,似乎選擇棒球的人是比較具有「理性」的。怎麼說呢?因為在上面的情境下,一萬元是無論如何都已花掉的成本,而在一個特定的當下作決策時,一個理性的人應該要選擇的是當下各種可能選擇中效用最大者,那既然你是一個喜歡棒球超過歌劇的人,就不應該考慮已花掉的成本,而應該選擇去看效用對你來說較大(你比較喜歡)的棒球。
但是人類的決策行為似乎不是這麼單純,人們總是會傾向於把「看似相關連的」事件在心理上作緊密的連結。例如修姆(David Hume)就認為人類喜歡賦予因果關係在那些「時間空間上總是相繼(相近)出現」的事物上,但實繼上可能並沒有真正的因果關係純在。因此,這些可能存在的錯誤認知有可能會導致不理性的決策。
讓我們改變一下上述情境來極端化這個例子(減弱一萬元和歌劇的相關性)。假設你在星期六晚上已經決定了要去買歌劇票,手上拿了一萬元準備出門,不料卻有歹徒突然闖入搶了一萬元搶後就飛奔而去。無奈之下也只得認了。隨後你接到兩個朋友電話,一個朋友有多一張票問你要不要去看那場歌劇,另一個朋友則跟你說棒球賽改到今晚了要不要去看,請問原本回答原問題時選擇要看歌劇的人現在還是會選擇看歌劇嗎?在這個情境下,一萬元和歌劇在心理上的直接關聯變小了,對一個比較喜歡棒球的人來說,選歌劇的可能性也似乎跟著變小了。 因此,顯然理性的決策過程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出類似「非理性」的決定。(註一、註二)
但真正弔詭的是,儘管在上例中選擇看棒球似乎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決定,我們真的可以說那些選擇看歌劇的人是「非理性」的嗎?這些選擇看歌劇的人其實是在一種錯誤認知(或者說資訊不足)的情況下作出決定的。舉例來說,有些選擇歌劇的人其實堅持著「既然已花了一萬元,不去就浪費了」這樣一種信念,如果他的行為違反了這個信念(儘管這個信念本身可能錯誤),將會給他帶來莫大的心理痛苦,當持這種信念的人在做出選擇看歌劇的決定時,其實對他的心理總效用是最大的。也因此,根據定義,我們似乎不能說他的決定是「非理性」的。嚴格說起來,這些選擇仍然去看已花了一萬元買票的歌劇的人,其實並不是做了「非理性」的決定,而只是「理性」的作了一個「錯誤」決定。而且如果真的把這樣的人稱作非理性,那麼那些實際上是理性、但因為缺乏完備資訊而導致作出錯誤決定者,也就通通應該被稱為「非理性」的人了。
因此,在這個意義下來看,一切的討論似乎又回到了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所有的行為都是理性的」。換句話來重述這個假設:『除非該行為者精神異常,不然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可以選擇時,人類總是會選那個「會對該行為者有著最大總心理效用」的行為』。看來,這個命題似乎是用來描述人類行為時的不變真理了... ...
-------------------------------------------------------------------------------------------
<註一>,若你還沒被說服,那我再把情境改一下(拉長時間)。前提不變,依然是:『因為你是個愛棒球些微勝過愛歌劇者,因此如果該場歌劇和該場棒球都免費且在同一天演出,你會選擇去看棒球』。那麼我們現在假設這場歌劇是預定在一年後的中秋節上演,免費棒球賽則是一年後的中秋節隔天打,當你掏出錢準備去訂票時錢卻不幸被歹徒搶走了,無奈之下也只得認了。時間緩緩過了一年終於到了中秋節,突然你接到兩個朋友電話,一個朋友有多一張票問你要不要去看那場歌劇,另一個朋友則跟你說棒球賽改到今晚了要不要去看。請問原本回答原問題時選擇要看歌劇的人現在還是會選擇看歌劇嗎?如前提所說,如果你是一個在該場歌劇和該場棒球都免費且在同一天演出時會選擇去看棒球的理性行為人,那麼怎麼會因為在一年前被搶了一萬元而改變你一年後應當做出的理性決定呢?
<註二>,再更極端一點地削弱一萬元和歌劇間的關係。類似前例,假設這場歌劇是預定在一年後的中秋節上演,免費棒球賽則是一年後的中秋節隔天打,正當你想掏錢去訂票時,想到一個月前走在路上掉了一萬元,頓時悲從中來想說如果當初沒掉錢,這一萬元就可以現在拿來買票了,所以你摁奈住,索性不買了。接下來一樣,時間緩緩過了一年終於到了中秋節,突然你接到兩個朋友電話,一個朋友有多一張票問你要不要去看那場歌劇,另一個朋友則跟你說棒球賽改到今晚了要不要去看。如前提所說,如果你是一個在該場歌劇和該場棒球都免費且在同一天演出時會選擇去看棒球的理性行為人,那麼怎麼會因為在一年多前莫名其妙掉了一萬元(在當時完全不是要用來買歌劇票的錢)而改變你一年後應當做出的理性決定呢?因此,顯然理性的決策過程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出類似「非理性」的決定。
我不懂經濟學,但如果經濟學真的是這樣定義理性的,那肯定問題多多:
ReplyDelete『除非該行為者精神異常,不然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可以選擇時,人類總是會選那個「會對該行為者有著最大總心理效用」的行為』。
首先是對於「最大心理效用」的判準到底是什麼?要如何避免ad hoc或post hoc的馬後砲解釋?
如果判準不明,或者只能馬後砲的解釋,那肯定怎麼說怎麼對了。人的任何行為都可以被第三者「說成」是理性的。但如果是這樣,那這樣的定義我們要它幹嘛?這樣的定義不是好定義,他無法讓我們拿來判斷什麼是理性的行為,什麼不是。他只會導出,如你所呈現的,怎樣的行為其實都是理性的 -- 這樣的結論。
就像你這裡的例子說明的。選歌劇不理性嗎?不,一樣可以被說成是理性的。
再來,這樣的定義似乎和常識對理性的瞭解有些出入。最低限度的理性要求應該是邏輯的、或依據考靠規則與證據的思考。在這樣思考下所產生的行為,稱之為理性行為。每一個人掌握與能使用的資訊肯定都有限。但這基本上無礙於其行動是理性或非理性。也因此,理性的行為或許事後看來是錯誤的(假使你找得到所謂對照對象來判斷錯誤與否)。理性行為本來就與「正確行為」沒有太大的關係。
另一方面,常識上,理性的相反詞是非理性,或情緒化,意思是完全沒有經過思考的行為。
所以,我覺得,或許還是回到根本:所謂理性的行動,意思就是該行動有經過大腦思考。
思考多或少,並不重要,但重點在有思考。怎樣叫沒有思考?比方說盛怒之下殺人,如反射一般,那就是完全沒有經過思考的行為。也就是非理性行為。
如果人的慾望或情緒趨力和行為之間,沒有任何中介的思考步驟,那麼該行為就是非理性的。
這樣看的話,理性基本上的確是普遍的。而且非理性也很清楚,隨便舉例都可以想到。
Hi,
ReplyDeleteI believe some psychologists and economists have done some research related to those problems. If you are still interested, Kahneman and Tversky's Prospect Theory and Richard Thaler's mental accounting provide some brilliant ideas of how to model those paradoxes. If you can't find those papers, please let me know. Personally I find those behavior quite fascinating and am very interested to hear about your thoughts, if there is any.
Richard Lu
luhungs at hotmail.com
To Richard and Yoshi, 謝謝提供這些資訊和討論, 我會找時間好好讀一下相關資料, 到時再提出來繼續討論.
ReplyDelete恩....我也覺得這篇文禮的"理性"定義怪怪的,不知道這是什麼的理性定義呢?因為如果這邊的理性定義改動的話,全文就有問題了喔!!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