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心理學派(Structuralism)是十九世紀末期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作為一門急切想掙脫「不科學」惡名的新興學門,早期的心理學家在受到俄國化學家門德列夫(Mendeleyev)震驚科學界的元素週期表啟發之下,主張人類的知覺(perception)是由許多的基礎心理元素(mental element)所構成,一如物質可以被分解成化學元素。
和結構心理學派立場相近的哲學家包括羅素(Bertran Russel)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他們的共同目標在於嘗試把心靈狀態化約成基礎心理元素。
結構心理學派在二十世紀初期逐漸遭到質疑,主要的挑戰者來自三位德國籍心理學家:Wertheimer,Koffka和Koehler。被稱為完型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創始人的Wertheimer在凝視駛離維也納的火車窗外風景後,突然領悟到「動態知覺」並不存在於客觀世界,而只是人類視覺系統對外在世界的詮釋。舉現代的例子來說:電影雖然是由許多靜止的畫面圖像所構成,但在快速連續撥放之下,看電影的人便會感受到動態的視覺效果。
換言之,完型心理學家認為人類視覺系統在兩張靜止的圖像之間加入了動態知覺,因此,他們主張心理知覺大於(或不等於)基礎心理元素的總合:”The whole percept is different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正當完型心理學在德國聲勢如日中天之時,卻不幸與納粹狹路相逢。身為猶太裔的Wertheimer和半猶太裔的Koffka在希特勒政權下被迫流離前往美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血統的Koehler雖然沒有被迫驅離,但他卻在勇敢的抵抗納粹後選擇離開德國。他在課堂上公然對學生表達知識份子應該勇於堅持立場與理想並抵抗威權,並在1933年四月在柏林報紙上發表文章批判納粹惡行。1935年,心灰意冷的Koehler選擇移居美國。
同一時期大批猶太裔知識精英投奔美國,直接與間接的促使美國在二戰後文化政經科技水平扶搖直上。Koffka先後任教於康乃爾、Univ. of Wisconsin、Smith College;Wertheimer前往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至於Koehler,他輾轉來到了Dartmouth College,最後於1967年在我住的新英格蘭小鎮Enfield辭世。
我也在我的Blog 中寫了一篇關於 Koehler的文章,MPI 人類學研究所也在萊比錫,他們跟萊比錫動物園合作,並成立了Koehler research center在那裡。我倒不知道他後來到美國去,是在Dartmouth呢!
ReplyDelete萊比錫有很多哲學家及心理學家待在這裡,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去馮德實驗室「遺址」參觀過,它其實就在我們這條街上,下次你再上來我部落格看看好了!
學姊妳的blog已經大到要用站內搜尋才能找的到這篇文章了!幫妳把這篇寫的很好的文章連結貼過來。
ReplyDeleteWolfgang Koehler 以及萊比錫動物園 "Pongoland"